数据库系统概论笔记1-数据模型
本文最后更新于1195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。

数据模型:

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

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

数据模型用来描述数,组织数和对数据进行操作

1.2.1 两类数据模型

第一类 概念模型(信息模型)

概念模型按照用户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,用于数据库设计中

第二类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

逻辑模型:按计算机的观点对数据进行建模,用于DBMS实现

逻辑模型包括:

层次模型,网状模型,关系模型,面向对象数据模型,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等

半结构化数据模型:

计算机观点对数据建模,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 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法和存取方法

物理模型:描述数据在系统内(磁盘)的表示方法和存取方法

面向计算机系统。

由现实世界转换到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的步骤

1.2.2 概念模型

1.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

1.实体(Entity)

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成为实体。可以是具体的人,事,物或抽象的概念

2.属性(Attributes)

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,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。

3.码(key)

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

4.实体型( Entity Type)

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

5.实体集(Entity Set)

同一类型的集合成为实体集

6.联系

事物内部联系: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

事务之间的联系: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

实体之间的联系有:一对一(1:1) 一对多(1: m ) 和多对多( m : n )等多种类型

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

实体-联系模型 E-R 模型

1.2.3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

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(静态特性),数据操作(动态的性),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

1.2.4数据操作

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是来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

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

数据操作的类型

  1. 查询
  2. 更新 (包括插入,删除,修改)

数据操作语言

  1. 定义数据操作的确切含义,符号优先级别
  2. 实现数据操作的语言
    • 查询更新—–Query Language
    • 更新语言—–DML

点击数:144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